杭州Discovery丨观潮胜地六和塔,外面看看13层,为什么爬到7层就到顶了?

橙柿互动
2022-09-04 07:03:00

杭州钱塘江边有一座月轮山,名字很武侠。据《杭州府志》记载,月轮山“以其形圆如月”而得名。 

长得像圆圆月亮的山,你知道它在哪里吗?

经典登山线路是,从虎跑后山贵人阁出发,经过马儿山,一路向南,就可以到达月轮山,还是有点陌生?那山上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你一定认识——六和塔

这座宋代建筑遗存,在民间的知名度早已超越了月轮山本身,六和塔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进入农历八月,观潮季近了,很多人就会想到六和塔,毕竟到这里观潮的传统已经风靡了近千年。《梦粱录》中就记载,宋人观潮地是“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”。

从地理位置来看,它离钱塘江很近,是眺望钱江美景的绝佳去处,东南面还有它的“默契搭档”钱塘江大桥,遥相呼应。

一桥一塔,一古一今,总是能融合得很完美。拍六和塔怎么拍最出片?一定是钱塘江大桥做背景。哪个角度又最绝?就是站在钱塘江大桥上看它。


六和塔到底有几层

六和塔本身的由来,也跟钱塘江潮水有关。

根据史料记载,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(970年),提议者是吴越国王钱弘俶,这里原本是他的南果园,他听从高僧建议在此建塔,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浪潮。

据说六和塔建成后,江潮果然不再荡溢迸流,沿岸百姓再无惊溺之忧。从此,六和塔在人们心中便成了保境安民的“福塔”。

六和塔也叫六合塔,取“天地四方”六合之意,但六和塔本身,又不仅仅只是一处观潮胜地。

先来科普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,六和塔到底有几层?

220606czq11 六和塔。 记者 陈中秋 摄.jpg

外面看看,8面13层,高约60米,但真正走进里面登塔,到7层就已经登顶了,这是它特别的“七明六暗”格局——外围木构偶数六层封闭,奇数七层与塔身相通。

但最初建塔时,是9层。明代“西湖深度游”第一人张岱,在他的《西湖寻梦》六和塔篇中提到,六和塔最初是“塔高九级,五十余丈,撑空突兀,跨陆俯川”,身材也是瘦瘦的,并在塔的顶层悬挂明灯,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。


现在的六和塔是宋清混搭的

在杭州,民间素有“保俶如美人,雷峰如老衲,六和如将军”的说法,六和塔的江湖地位可见一斑。

但这位六和将军,也是历经过坎坷风雨的。北宋宣和年间(1119-1125)塔被烧毁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高僧智昙重建,改为七层,虽规模略小,但依然雄伟壮观。后来又因战火数次毁建,至清末只剩南宋砖砌塔身与元代塔刹留存。

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杭州人朱智将它重修时,在砖砌塔身外增设木构外檐和回廊。

220606czq52 南宋六和塔复原模型。 记者 陈中秋 摄_调整大小.jpg
南宋六和塔复原模型

所以,我们现在看到的六和塔是混搭的。砖结构塔身是南宋产物,由外及里可分为外墙、回廊、内墙和塔心室,外观的十三层是清光绪年间建的。


回廊


甬道


塔心柱

每层与每层之间,设有螺旋形的楼梯,一共226级,盘旋上升,可以直达塔顶。台阶有点陡,上塔和下塔都走得格外小心。


螺旋楼梯

塔身所有须弥座束腰上都有砖雕人物、飞天、花卉、鸟兽等,刻画精致。


南宋砖雕“飞仙”


南宋砖雕“驯犀”


南宋砖雕“狻猊”


南宋砖雕“莲荷华”

塔心室顶部,还有漂亮的藻井,以红色和蓝色为主,绘的是云龙和龙凤呈祥的吉祥图案。


藻井


已经不存在的开化寺

六和塔内现存着不少有年代感的石碑,最需要划重点的是两块。

一块在六和塔第一层,是南宋遗留下来的《尚书省牒碑》,是一份重要政府文件。


南宋《尚书省牒碑》

尚书省是当时南宋最高的官方机构,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。当年,寺庙的寺额必须向朝廷报告批准后才能合法,这块碑就是批准开化寺寺额合法的碑文,碑文记载了对智昙化缘集资建塔加以褒奖等事宜。寺额是寺院对外的身份标识,一座寺院的“名片”。

另一块厉害的石碑,来自乾隆爷。他六下江南,七次到了月轮山六和塔,其中一次,他还为每一层都题字立匾:初地坚固,二谛俱融、三明净域、四天宝纲、五云覆盖、六鳖负载、七宝庄严。


七位书法家参照乾隆重题的匾额,首字从“初”到“七”

下了塔,往塔后方向走,在碑亭里就会遇到这块珍贵的御碑——《登开化寺六和塔记》,这是杭州现存最完整的乾隆手书碑刻之一。


六和碑亭,乾隆手书《登开化寺六和塔记》御碑

两块碑上,都提到了开化寺。佛教传统讲究“有塔必有寺”,六和塔边的寺院也叫塔院,曾经换过好几个名字,大和寺、六和寺,但最有名的一个名字,就是开化寺

南宋时期,智昙重建六和塔后,南宋官府依北宋太宗年间的赐号,赐为“慈恩开化教寺”,通称开化寺,智昙为第一任住持。

220606czq42 六和塔,智昙大师像。 记者 陈中秋 摄_调整大小.jpg
六和塔下的智昙大师像

在之后的八百多年间,开化寺同六和塔一起屡毁屡建,清末至民国时,社会动荡,战乱频繁,开化寺也逐渐衰败。

今天,开化寺早已经不存在了,但南宋时开化寺的上香古道却在地面之下保存了下来。


开化寺遗址

2008年,六和塔公园进行保护性挖掘时发现时,发现这条上香古道遗址。根据考证,这是当时进入开化寺的上香古道。地基距离现在的地面很深,从年代上分层,越久远的地层越在深处。香樟树粗壮的根系从路面的上方穿过,也就证明了它的年代久远。青砖斜铺的样式,是南宋时期级别很高的地面铺法,说明开化寺在南宋是级别很高的寺院。


六和塔还是杭州金鱼的发源地

还有一个冷知识,六和塔还是杭州金鱼的发源地。六和塔西侧建有 “六和金鱼苑”,今天还能看到许多小金鱼。


六和金鱼苑

早在吴越时期,杭州就有金鱼了,它们最开始的名字并不叫金鱼,而是一种金鲫,全身赤色,被称为火鱼。当时,朝野上下官员都来到六和塔开化寺的池中放生,有钱人不惜重金去山间池塘寻来一种非常罕见的鲫鱼,作为放生的主要对象。池内的鲫鱼相互杂交,最初的金鱼就这样诞生了。

220606czq44 六和塔,六和泉。 记者 陈中秋 摄_调整大小.jpg
六和泉

在杭州,最早关于金鱼的记载,就是在六和塔,月轮山腰的水池中——宋初著名诗人苏舜钦(字子美)在《六和塔》种写道:“沿桥待金鲫,竟日独迟留”。


传说鲁智深在六和塔圆寂

回过头来,再说说六和塔观潮。六和塔后山坡,有一个“六和典故”区域,用汉白玉、花岗岩、熟紫铜等雕刻了一系列的塑像,以“钱王射潮”、“武松出家”和“鲁达圆寂”三个民间传说为题材。

220606czq43 六和塔,“六和典故”鲁智深雕像。 记者 陈中秋 摄_调整大小.jpg

其中,鲁达圆寂的故事有点玄妙。说的是宋江率梁山好汉平方腊后,鲁智深在六和塔六和寺内疗伤。深夜,他突然听见钱塘江潮声雷动,一个北方汉子从没听过潮声,以为是战鼓声,便起身准备迎战。僧人跟他解释,这只是潮信。后来,他想起出家时师父说过“听潮而圆,见信而寂”,觉得这是宿命,就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。

鲁智深圆寂后,武松这时候已经断了一条手臂,加上林冲这个时候得了重病,所以武松和林冲都留在了六和寺,武松负责照看林冲,但林冲病实在太重了,半年后就离开了人世。在小说里,武松在六和寺,一直活到八十岁。


六和塔上俯瞰钱塘江

关于六和塔,还有一处老杭州人的独家回忆杀——六和塔露天游泳场,在上世纪60-80年代非常火爆,那里有大片的沙滩延伸到江里。1994年,因杭州之江路拓宽改造,六和塔泳场永久关闭。

原六和塔游泳场场长张英杰拍摄的游泳场老照片.jpg
原六和塔游泳场场长张英杰拍摄的游泳场老照片

1983年夏天,张英杰和女儿在六和塔游泳场边留影.jpg
1983年夏天,张英杰和女儿在六和塔游泳场边留影

福利时间

在留言区说说你的六和塔观潮记忆,我们将选取10位参与者,每人送出由钱江管理处提供的六和潮文化文创福袋一个。

WechatIMG1.jpeg

留言截止时间:9月8日中午12:00。


橙柿互动记者 余夕雯 文

橙柿互动记者 陈中秋 摄

热门评论

橙柿互动,互动城市

打开App